苗木施肥方法:苗木管理如何施肥浇水
园林树木施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肥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要深些。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所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层内,被树木吸收;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处。
2、环状施肥 沿树冠正投影线外缘开挖30~40cm宽的环状沟,将肥料施入沟内,上面覆土踏实与地面平,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树根着肥均匀。放射沟施肥 以树干为中心,向外挖4~6条渐远渐深的沟,沟长稍超出树冠正投影线外缘,将肥料施入沟内,上面覆土踏实,这种施肥方法可以保证内膛根也能着肥。
3、施肥量可以是底肥50-60克/平方。追肥2-3次每次30克/平方。返青肥、越冬肥都是30-40克/平方。可以用:有机肥、生物肥、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主,并配以适量的硫酸钾型复合肥作底肥和基肥。
4、园林植物施肥主要有基肥、追肥和种肥三种方式。基肥又称底肥,主要是指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或整地而施用的肥料,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并适当配合化肥。应把肥料施在距根系集中分布层稍深、稍远的地方,利于根系向纵深扩展。
5、冬季施肥就是注意用有机肥、深埋为好,不用无机化肥 施肥还是最好集中在春夏季生长季节比较好。秋冬施肥注意避免使用大量氮肥,容易导致植物生长冬季受冻害更厉害。这个季节就不要浇灌施肥了。
苗木追肥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土壤追肥:分干施和湿施两种。干施:是把肥料均匀撒入苗床,然后浅锄入土。或在播种行间开沟施肥,然后封沟。湿施:是将可以溶解的肥料兑水洒入苗床,或随水灌入苗床。注意每次追肥后都要浇水,既可冲洗粘在苗木上的肥料,又能把肥料送至根系分布层,供苗木吸收。
园林苗木施肥养护应注意事项 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较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看天施肥:天气炎热多雨时,要掌握少量,勤施的原则,以免养分流失。天气较冷时,为迅速发挥肥效,追施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气温偏高年份,第一次追肥时间可以提前。看土施肥:不同土壤所含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应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进行追肥。就一般土壤来说,追肥应以氮肥为主。
看肥料种类苗木追肥一般***用速效肥,如草木灰、硫酸铵、尿素、氯化铵、氯化钾等,这些化肥必须完全粉碎,不宜成块施用。也可追施有机肥料,如人畜粪水、堆肥等,但要充分发酵、腐熟,切忌用生粪,且浓度宜稀。
施肥应选择天气晴朗、土壤干燥的时候。阴雨天,苗木对肥料的吸收能力会有所下降,而且雨水会冲刷掉土壤中的肥料,这样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如果在天旱的情况下施肥,最好***用湿施方法,即把肥料兑水形成液态肥,然后均匀施加。雨天则可考虑沟施。
苗木种植过程中都离不开肥料,这样才能满足其生长所需的养分,尤其是生长旺盛时期。然而有些朋友对苗木施肥了解不多,不知道技术要点有哪些。下面我来说一下苗木施肥技术要点有哪些。
园林绿化时,种植乔木和灌木怎么施肥,施肥量是多少
施肥量可以是底肥50-60克/平方。追肥2-3次每次30克/平方。返青肥、越冬肥都是30-40克/平方。可以用:有机肥、生物肥、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主,并配以适量的硫酸钾型复合肥作底肥和基肥。
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乔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灌木树型小,以浅穴或浅沟种植为主,丛生根系浅,视土壤和树势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液施干施结合,观花观果灌木适当增加P、K肥,观叶灌木适当增加N肥施用。
园林绿化时,种植乔木和灌木怎么施肥,施肥量是多少 根据苗木的品种规格生长环境的不同施肥的量乜不一样。一般施肥都是直接把肥料撒在树干周围。乜可以把树干周围的土松开把肥料埋在地下。才移植或定植的苗木头一年不能施肥或者只能少量的施点农家肥。
肥水管理:乔木种植时需开挖0立方米以上的大穴,填充肥沃土壤,并保持土壤高于地面30厘米。施肥以复合肥为主,比例为幼年树5:3:2,成熟树3:2:1。施肥次数为每年春、夏、秋季各一次,小树少施,大树多施。
、一般乔木胸径在15cm以下的,每3cm胸径可施堆肥0.5kg,胸径在15cm以上的,每3cm胸径施堆肥0.5 kg –5 kg。树木青壮年期欲扩大树冠及观花、观果植物,可适当增加施肥量。(3)、乔木和灌木均应先挖好施肥环沟,其外径应与树木的冠幅相适应,深度和宽高均为25cm-30cm。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rivacylawreport.com/news/12758.html发布于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