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旺

梦见好多盆花

小旺 2024-11-19 38
梦见好多盆花摘要: 张勋复辟,为何后世对他评价这么低?张勋复辟,为何后世对他评价这么低?从晚清到北洋政府时期,这几十年的中国近代史,就好像一堂“折子戏”盛会,乱糟糟,吵嚷嚷,你方唱罢我登场,南腔北调演...
  1. 张勋复辟,为何后世对他评价这么低?

张勋复辟,为何后世对他评价这么低?

从晚清到北洋***时期,这几十年的中国近代史,就好像一堂“折子戏”盛会,乱糟糟,吵嚷嚷,你方唱罢我登场,南腔北调演世象。

“张勋复辟”便是这其中的一场闹剧。说它是闹剧,一点也不为过。这场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复辟”活动,前后不过半月,影响仅及京城。

“复辟”上演之时,即遭全国上下几乎一致反对,讨伐之声不绝于耳,讨逆之军即刻誓师。明眼人都知道,复辟一事断不可成。张勋的鲁莽之举,只是给中国近代史留下了一段笑柄而已。

梦见好多盆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被部下放鸽子,“四十盆花”让张勋万般无奈

张勋从徐州北上之时,曾招呼部下张文生在徐州好好看家,并且约定一个暗号:搞起复辟之后,给徐州发电报,电报上只写“速运四十盆花来京”,即由张文生调四十营兵力开往北京,此电一到,大军必须出发。

当时,张文生满口答应,表示一定照办,绝不误事。

梦见好多盆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复辟宣布后,张勋如约发电报调兵,张文生接电后却真的从徐州花园里取出四十盆花卉,派两个副官押运送到北京。张勋一见气得哆嗦,连说:“坏了!坏了!这小子也抽我的梯子了!”

张勋复辟评价低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拥护的是清廷。中国人自古以来素以忠孝而立身,张勋本人也是奉忠义为圭臬,典型的认死理一根筋性格,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他是孙中山口中的愚忠,按照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他却是个少有的忠心军阀。

其实张勋这个***品还是不错的,口碑和声望并不像现在的近代史上写的那么臭,可是谁让他站错队了呢。很多人说张勋复辟就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观点在下不敢苟同,这就要从张勋的成长环境来看了。

梦见好多盆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张勋1854年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幼爹妈就去世了,为了生存很小就参军去了。或许是在清军军营中接受了人生的洗礼,不仅仅是作战能力的提高,更是对精神品行的塑造。张勋这个人能力很强,所以在部队里一直晋升,后来被调到了袁世凯的治下,他的人生的轨迹因此而改变了,袁世凯很栽培他,并把他又调回了北京,并在皇帝太后身边当值。

从普通穷小子一下子蹦到了皇帝身边的御前护卫,这并不是电视剧,而就是真真实实张勋的经历。皇室很器重这个踏实的年轻人,并委任他做江南提督,估计张勋连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得到这一切吧,清廷虽然腐朽但却待他不薄。

清帝逊位后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把张勋调到了徐州驻防,为了缅怀清朝,他的两万五千人马就是不剪辫子,被人们称之为“辫子军”。

说到张勋复辟,这就不得不提到北洋军阀的府院之争。也就是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和段琪瑞争夺权力从而之间发生了矛盾。

时候身在徐州的张勋应黎元洪之邀带了五千人北上调停。张勋就提出了复辟的念想,结果很多军阀居然还支持他,就这样复辟闹剧就开始了。张勋后来被段祺瑞打败,清朝复辟以失败而告终,由于开历史的倒车,张勋在近代的评价也不高。

张勋复辟,放在当时浩荡的历史大潮来说,是可笑的闹剧,形势正如段祺瑞在逼清帝退位的通电所说,“人民进步非共和不可”,“必须立定共和政体”,权倾全国的袁世凯一称帝立即众叛亲离,四面楚歌也可看出人心向背,何况,张勋复辟只是各路军阀角力的大戏,借刀***的利刃,后世评价自然不高,但他的忠却为人们所肯定。


在1917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问题上,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的立场各执一端,互不相让,黎元洪依靠国会,段祺瑞则请来十多位督军组成督军团请战,团长就是辫帅张勋,段祺瑞占了上风,黎元洪被逼在对德宣战中签字。但段祺瑞与日本秘密签订一亿元借款也被曝光,段被黎元洪免职。

段祺瑞大将兼智囊徐树铮为使段复出并赶跑黎元洪,到徐州参加督军会议,察觉到张勋有使溥仪复位的念头,认为是赶跑黎元洪的好机会,便打铁趁热表示支持,张勋在徐的鼓动下信心高涨,以勤王为名率军进京,与保皇派康有为等密谋,6月30日召开御前会议,派兵占领要害部位,7月1日拥立溥仪复位,黎元洪逃入东交民巷避难。


得知这一消息,段祺瑞在天津马上带兵入京“讨逆”,张勋不敌,逃到天津德租界,溥仪又退位,段祺瑞重掌大权。1918年,北洋***对张勋进行特赦,张勋逝世时,政界闻人和文化名流纷纷致电哀挽,不论敌人还是朋友,都对他的孤忠表示肯定。

读史鉴今,修心明性,欢迎关注南方鹏共同探讨。

基于一点的历史原因和政治需要,后世很多人站在民主,自由,新的秩序和新的世界上去思考,为了国家发展,打破以往固化的封建模式,迅速的西化的一个过渡的时期,人民接受了新的思想,打破封建的专制,对于有人想要恢复帝国阶级,当然是持反对的态度。

张勋本来就是清将,所谓想要光复大清,衷心耿耿也是正常的事,受到也是四书五经的教育,想不到国家到了危难之时,需要的是科技创新,军事的进步,思想创新的进步等等,当然封建思想也不完全是错的,新思想也不完全是对的。

辛亥革命后,南京被革命军占领,长江巡阅使张勋退至徐州,1912年,革命军把徐州占领,张勋逃到兖州,溥仪退位,南北统一。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张勋率领军队再次占领徐州,***了大量的革命义士,1916年在康有为的帮助宣传下,和日本军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和黑龙会密谋复辟。天津日军司令石光真臣也来到徐州帮助张勋策划复辟。1917年,张勋率领军队来到北京城外。

进到北京,后面其实是张勋哄骗了黎天洪等人,得到了一些人的同意,强行把12岁的溥仪又抱上了龙椅,对他叩拜,喊万岁。大家对这一突发***弄的措手不及,李大钊同志听闻这一消息非常气愤,从北京大学出来南下。鲁迅先生提出辞职来***,孙中山则表示很气愤。黎元洪刚把段祺瑞赶走,这回张勋又把他赶下台,段祺瑞非常不服气。

段祺瑞组织了讨逆军直接攻入北京,小溥仪只做了12天的皇帝,等于变成一个闹剧,张勋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再去对抗革命军。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rivacylawreport.com/news/17704.html发布于 2024-11-19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