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卉花期调控技术,花卉花期调控技术有哪些

怎样通过光照调节开花期?
各种花卉花芽分化所需要的光照时间是不同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控制花卉的光照时间,从而达到我们所预期的花卉开花时期。下面介绍下花卉的关照处理方法。
(1)长日照处理:对于唐菖蒲、瓜叶菊等长日照花卉,在短日照条件下,日落后继续用白炽灯、日光灯等人工光源补光,使花卉每天保持15小时的光照,可以有效地促进花卉开花。
对于短日照花卉,给予长日照处理后,则可以抑制其开花或推迟开花时间。
(2)短日照处理:在长日照季节,对短日照花卉用黑布、黑纸或草帘等进行遮光,可以促进其提早开花。如对菊花、一品红等,在下午17: 00至第二天上午8:00置于黑暗处,一品红40多天、菊花50-70天就能开花。对于进行短日照处理的花卉要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并且在处理前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
对长日照花卉,如***用短日照处理,可以抑制其开花。
(3)日夜颠倒法:主要是针对一些在夜间开放,白天自然条件不会开花的花卉,尤其是昙花。具体做法为:把花蕾已长达6―8厘米的植株,白天放在暗室等遮光条件下,夜间7:00到次日早晨6:00用100~150瓦的电灯补足光照,经过4―5天处理后,就能使昙花的开花时间发生调整,在白天开花,并能延长开花时间。
(4)遮荫处理:主要是针对一些阴性花卉,因为阴性花卉多不能适应强烈光照,在含苞欲放或初开时期,用草帘等进行遮荫,或移入光照弱的室内,能延长开花时间,使花卉的观赏寿命延长。如牡丹、月季等花卉开花期适当遮荫,每朵花可延长寿命1~3天。
通过光照调控花期一般长日照花卉在日照短的季节,用电灯补充光照能提早开花,若短日照处理,则能抑制花期,短日照花卉在日照长的季节,进行遮光处理,能促进开花,相反,若长期给予长日照处理能抑制花期!一般春夏开花的花卉多为长日照花卉,秋冬开花的多为短日照花卉。
1.长日照处理
使用人工补光加照的方法,延长每日连续光照时间,达到12小时以上,可以使长日照花卉在短日照季节开花,人工补充光照可以使用荧光灯悬挂再植物上方20厘米处。
2.短日照处理
用黑色遮光材料在白昼两头进行遮光处理,缩短白昼,增加黑夜,可以促使短日照花卉在长日照季节照季开花。遮光处理时,遮光材料要密闭,遮严,不透光,以防止低照度散光产生破坏作用,避光万连续处理,不可间断,否则避光无效,在夏季炎热季节进行时,要注意通风和降温。
3.加光分夜处理
短日照花卉在段日照季节已经形成花蕾开花,但再***1-2时加光2小时,把长夜变成两个短夜,破坏了短日照的作用,就能阻止短日照花卉在短日照季节形成花蕾开花。停光后,由于处于自然的短日照季节,华贵就会自然低进行花芽分化而开花。作用加光分夜的光先以红光的白炽灯为好。
4.巅峰昼夜
***用白天遮光,夜间光照的方法可使夜间开花的花卉再白天开放,并可以使花期延长2-3天
知道了各种花卉对光照的不同需求,就可以使花卉按人们的意愿,利用人工的方法补充光照的不足或减少光照,以改变其习性,提前开花或使花期延长。例如,用黑色的遮光材料(一定要密不透光,否则不起作用)在早晨和傍晚对植株进行遮光处理,人为地缩短光照时间,这样可使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季节开花。一品红在每年8月上旬时每天日照不超过10小时,其余时间遮光,这样就会使其在国庆节前开花,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用日光灯、白炽灯等悬挂在植株上方20厘米处,在早晨和傍晚对植物进行补光,使光照达到或超过12小时,可以使长日照植物开花。当然,在遮光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降温,因为高温高湿会加速花卉的成熟和衰老,而且易使植株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对于这一点我们应引起充分的注意。如果想使长日照植物在短日照的季节开花,可以在每天早晨和傍晚人工进行补光,如果想使短日照的植物在长日照季节开花,可以进行人工遮光。另外,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季节形成花蕾开花,此时如果在夜间12时至凌晨2时左右补光1~2小时,把一个长夜分为2个短夜,破坏了短日照的作用,可以阻止植物的开花。在植物开花之后如果给予适当的遮阴,减少光照强度,可以延长花期,使花保持有较好的质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rivacylawreport.com/news/18346.html发布于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