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旺

关于农业浇水的谚语

小旺 2024-12-24 71
关于农业浇水的谚语摘要: 农村俗语“一窝红薯一大碗水”,栽种红薯要浇水吗?山区不能浇水怎么办?农村俗语“一窝红薯一大碗水”,栽种红薯要浇水吗?山区不能浇水怎么办?红薯的栽种,是比较费水的,因为需要保持土壤湿...
  1. 农村俗语“一窝红薯一大碗水”,栽种红薯要浇水吗?山区不能浇水怎么办?

农村俗语“一窝红薯一大碗水”,栽种红薯要浇水吗?山区不能浇水怎么办?

红薯的栽种,是比较费水的,因为需要保持土壤湿度在60%~70%,所以民间有“一窝红薯一碗水”的说法。栽种时多浇水,利于红薯的成活生根发芽。由于栽种红薯时正值夏天,天气炎热,所以栽种时最好选择午后与阴雨天。栽种后,如果水源充足,建议每天下午浇水,连续浇4~5天,确定成活后才停止天天浇水,之后3~5天浇一次即可。

但是需要记住的是,当红薯正常生长后,合理浇水即可,合理浇水可促进肥料吸收养分的贮存。红薯开始结果之后,需少浇水,浇水多了不利薯果的生长,特别是***收20天之前要少浇水或不浇水,浇水多了红薯可能会发生裂口现象,不利于薯果的贮存。因而,在红薯种植过程中浇水是一门学问,得注意各个时段的合理浇水。

当然,如果在山区种植红薯,水源少,没水浇怎么办?真正抗旱,不需要水分的红薯是没有的,那就考虑用水少的办法进行栽种。通常用水少的栽种办法有以下几种:一、深栽法,将红薯秧苗栽种深度比平常深些,挖穴至湿润土层;二、埋秧法,将红薯秧苗栽好后,用细土将露出地面的薯叶和秧尖覆盖,2~3天后拨开覆土;三、蘸泥法,将待栽红薯秧苗沾上稀泥浆,然后再栽种;四、催根法,将待栽红薯秧苗捆成一捆一捆,浸入稀泥或水中放8~10天,待根须长出3~5厘米后进行栽种;五、药剂生根法,将生根粉融化后倒入水中,红薯秧苗底部两至三节的部分浸入生根粉溶液中泡20~30分钟之后栽种,利于秧苗快速生根。

关于农业浇水的谚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栽种红薯秧苗时要提高成活率,除了浇水是一方面,还需要注意栽种时间,尽量避免烈日下和暴雨后栽种,烈日下气温太高容易灼伤红薯秧苗,暴雨后土壤太湿容易造成水涝性伤苗,都不容易成活。红薯栽种时间尽量在午后和阴雨天进行,浇水适量,土壤湿度保持60~70%即可,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燥了。


现在村里很多人都在红薯地忙活着种红薯,我们当地春地红薯一般是谷雨以后开始扦插,到9月份中下旬就可以收获上市了,由于我们这边红薯需求比较旺盛,很多人会购买红薯回家煮粥,本地也有很多粉条加工厂,所以种植红薯还是蛮多的。

“一窝红薯一碗水”,说的是栽种红薯的时候,要浇好定根水,红薯苗成活快,结薯多。

关于农业浇水的谚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当地在河南中西部地区,丘陵地带,比较干旱,不论是栽培平地还是在坡地栽培红薯,都会先浇足定根水的。栽种红薯前要先整地起垄,到了谷雨以后,天气暖和,就从自家的苗圃里起苗,进行修剪,沾根消毒,然后到大田移栽。移栽的时候,先用锄头在垄面挖一个深约5-7公分的浅坑,然后浇一碗水,也就是半坑水,等到坑里的水阴干之后,就把红薯苗放到坑里面,把根部摆放成船底的形状,把挖出来的土填到坑里面,压实,就完成了栽苗的工作

我们这边都是必须要浇定根水的,因为栽种红薯的时候,先浇水后栽种,可以让红薯根部和土壤紧密结合,缓苗快,成活率高,结薯多,产量高。

红薯好管理,栽苗是最麻烦的,最累人的,在以前都是用扁担到水井里跳水栽种,很是累人,现在栽种红薯的时候,都是用车拉水,在电动三轮车上放一个塑料大白桶,装满水之后,拉到地头,用水桶接水,掂到田间浇水栽种,或者就是用长水管直接通道到地里面,用管子一个一个坑的浇水,用管子是比较省事的。大规模的红薯种植,都是用大水车拉水,接根软管子里,用水车自带的抽水机,浇定根水的。

关于农业浇水的谚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山区等地地势比较高,土壤贫瘠,干旱缺水,田地面积一般都不大,而红薯是比较耐旱,适应性比较广的作物,在平地,山地,沙地等土壤中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

山区灌溉不方便,栽种红薯的时候定根水尤其重要,千万不可图省事,如果不浇定根水,成活率非常低的,薯苗长势也会比较差,产量很低。现在在农村很多人家里都有拖拉机或者电动三轮车,大部分山区田地都是可以上去车的,我们可以买个大白桶装满水放到三轮车上面拉到山坡地浇水,也可以在拖拉机后车厢,四周铺一层厚塑料布,用装满水之后把塑料布绑起来,拉到山坡地再用水桶挑到田间栽种红薯,我们这边山坡地都是这样干的。

有农谚说“谷雨栽红薯,一收一大筐”,红薯生长发育期长,怕寒,栽种的越早,产量就越高,山坡地贫瘠栽种红薯本来产量就低,如果等雨栽种可能耽误了最佳栽种时期,不利于高产的。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rivacylawreport.com/news/18779.html发布于 2024-12-24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