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植需要的肥料有哪些

蔬菜种植需要哪些肥料?
1、农家肥:人、牲畜家禽的粪便、草木灰等都可以作为底肥,在翻耕土地时施入。
2、复合肥:复合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和一些微量元素,可增加土壤的肥力。
3、中微量元素肥:钙、铁、镁等元素肥都属于这一类,对蔬菜来说也是重要的肥料。
4、植物生长调节剂:当植物自身缺少一定的激素物质时,可以添加使用。
蔬菜种植需要淡肥和钾肥包括人尿粪肥和农家六畜肥以及其他化肥,来帮助农作物的蔬菜的生长来提供养份,使农作物能够快速成长,在蔬菜种孑下地时可以用农家六畜肥当作底肥也可以用人尿粪肥当作底肥,这样种子下地等发芽出苗的菜是很嫩的,
一亩田水稻用多少肥料?
大家好!我是山村泉哥。这两年作为新时代农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一亩田水稻用多少肥料这个问题,是需要分析稻田的土壤的情况来看的,一般情况需要看土壤养分供应量、水稻目标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各种肥料的性质等方面因素确定。像我们四川北部山区一般一亩正常情况下使用一包复合肥(约80斤),在每年到了栽秧的时候我们要看土壤的粘性,粘性好点儿的就用一包,粘性差点儿的一般需要使用一包半左右(约120斤),每年根据气候变化,土壤也有一定的变化,所以,需要每年到栽秧的时节查看土壤的情况而定。
有些地方需要施肥两次,一般移栽前的最后的一次耙田施用复合肥和在移栽或插秧后1周内第二次施肥,第二次使用的量很少,一般一亩只需要几斤左右。
以上就是四川北部我们老家这里种植水稻使用肥料的情况,这个可能还是需要分地区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像东北平原一般土地肥沃,那里的水稻可能就是提高质量而不是产量了。
一亩地的稻田需要施用多少肥料?这还真不好说,不同的地区、不同土质、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品种都会影响到肥料的施用量。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来讲,还是需要根据您所在地区的特点才有一个大概范围的答案,而不是一个准确的答案。
在我们黑龙江农垦东部地区,普遍的水稻种植用肥量都在30Kg/亩左右,一些地力贫瘠地块的用肥量可能达到35Kg/亩左右。通常情况下,尿素用量在10-15Kg/亩左右,硫酸钾或者氯化钾的用量在10-12Kg/亩左右,二铵的用量在8-11Kg/亩左右。具体的用肥量需要根据种植地块的地力以及品种来具体的调节。
1、基肥。基肥一般在水整地的前后施用,可以在泡田之前***取旱扬的方式使用,也可以在泡田之后带水扬肥,在进行搅浆、整地的过程。基肥的用量较大,基本上可以达到肥料总量的50-60%左右。一般情况下基肥中的尿素用量在尿素总量的0%左右,即4-6Kg/亩左右;二铵则是一次性的全部使用,8-11Kg/亩左右;钾肥用量一般在钾肥总量的60%左右,即6-7.2Kg/亩左右。当然了,也有一些稻农会***取一定的数量调节符合自己的用肥习惯。
2、返青肥。返青肥一般在移栽完成、补完扶苗水之后施用。最常见的返青肥就是硫酸铵了,用量在5-8公斤Kg/亩左右。由于硫酸铵的肥效持续期较短,大概只有7-10天左右。所以,硫酸铵用量大或者小并不会对水稻生长季中的尿素施用造成影响。也可以理解成硫酸铵的用量并未计入种植过程中的氮肥总量。除此之外,现在也有一些稻农朋友会施用一些新型的返青柯杈肥代替硫酸铵,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成本相对高而已。
3、孽肥。分孽肥主要以尿素为主,一般是在水稻秧苗5叶期左右施用。由于水稻秧苗生长的前期容易遭受潜叶蝇或者负泥虫的威胁,一些稻农朋友会***取孽肥混版杀虫剂的方式施肥、杀虫,也是一个办法。通常情况下孽肥的尿素用量是尿素总量的30%左右,即3-4.5Kg/亩左右。
4、穗肥。穗肥通常是在水稻倒3叶抽出一半或者完全抽出之后施用,肥料总量剩余的尿素和钾肥混版均匀之后进行撒施就可以了。除此之外也可以***取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的方式补充一些生长所需的磷钾肥,也是一个方法。但是,穗肥中的尿素用量建议控制一下,避免过量施用造成的贪青、倒伏情况的发生。
水稻施肥方法:
单季稻的生育期较长,产量较高,一般要生长90~120天,亩产500公斤以上。因此施肥量相对较高,但基肥氮的比例相对较低,约占50%左右,而且分蘖肥和孕穗肥并重。具体施肥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8~12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氯化钾8~10公斤。也可以施用复混肥,亩施30~40公斤。基肥在插秧前整地时施入。追肥分两次,插秧后10~15天施入分蘖肥,亩施尿素8~10公斤,插秧后35~40天施孕穗肥,亩施尿素10~12公斤或碳铵25~35公斤。双季稻又分前茬早稻和后茬晚稻。在施肥上要注意两点:一是把两茬作为一个整体,将磷肥主要给前茬,钾肥主要给后茬。二是与单季稻相比,双季稻生育期较短,一般不超过90天,产量较低,亩产多为400~500公斤。所以施肥量比单季稻少。由于生育期短,养分吸收高峰相对集中而且提前,所以要重施基肥和前期追肥。孕穗肥可以适当少施,或只喷施一些叶面肥。具体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30~4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25公斤,氯化钾8~12公斤。插秧后10~15天,施分蘖肥,亩施尿素5~10公斤或碳铵15~25公斤。插秧后30~35天,酌情施孕穗肥,亩施尿素3~5公斤,或者喷施两次叶面肥,叶面肥浓度:尿素0.5%至1%,磷酸二氢钾0.2%~0.3%。
单季稻的生育期较长,产量较高,一般要生长90~120天,亩产500公斤以上。因此施肥量相对较高,但基肥氮的比例相对较低,约占50%左右,而且分蘖肥和孕穗肥并重。具体施肥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8~12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氯化钾8~10公斤。也可以施用复混肥,亩施30~40公斤。基肥在插秧前整地时施入。追肥分两次,插秧后10~15天施入分蘖肥,亩施尿素8~10公斤,插秧后35~40天施孕穗肥,亩施尿素10~12公斤或碳铵25~35公斤。双季稻又分前茬早稻和后茬晚稻。在施肥上要注意两点。
一是把两茬作为一个整体,将磷肥主要给前茬,钾肥主要给后茬。
二是与单季稻相比,双季稻生育期较短,一般不超过90天,产量较低,亩产多为400~500公斤。所以施肥量比单季稻少。由于生育期短,养分吸收高峰相对集中而且提前,所以要重施基肥和前期追肥。孕穗肥可以适当少施,或只喷施一些叶面肥。具体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30~4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25公斤,氯化钾8~12公斤。插秧后10~15天,施分蘖肥,亩施尿素5~10公斤或碳铵15~25公斤。插秧后30~35天,酌情施孕穗肥,亩施尿素3~5公斤,或者喷施两次叶面肥,叶面肥浓度:尿素0.5%至1%,磷酸二氢钾0.2%~0.3%。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一般水稻复合肥主要做水稻底肥使用,每亩地的用量大概在25千克左右,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以及水稻产量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施肥。由于复合肥的营养成分都是固定的,所以说并不是很推荐种植者使用复合肥,推荐使用氮、磷、钾三大肥料自行混合并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方能提高产量
水稻种植时需要追施哪些肥料?何时追施钾肥效果更好?
你好!我是阿尖!水稻种植时,可用碳酸氢铵加磷肥作田底肥!两周后也就是二次施肥用尿素加钾肥,这次施肥后就不用再施肥了!做好放水和病虫害管理至水稻收割即可收获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1.现在种植水稻的基本上已经播种了,选优质的水稻***,泡三天后会发出的色的幼牙,田里整好秧地,把谷种播下去,早稻要盖上地膜保暖,晚稻不用地膜,等秧苗长了有10厘米左右去掉地膜在秧地上施复合肥,肥料施好后得放水入秧地,水泡过秧脚即可,施了肥后秧苗继续长20天左右就可以移栽了。
2.移栽,秧地里的秧苗拔起,拿到田里面去移栽,也叫插田,准备要插的田里先施碳安肥,再用牛或铁牛打田,打烂的田再把秧苗插到田里去,这时候田里的水不能放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3.施回青肥,插下去的秧苗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慢慢变青长壮,这个时候他需要吸收更多的营养成份,我们就要给他施回青肥,一般施的是复合肥,农家肥也可以,施这个肥的时候要把田里的草先拔了,不要他会和禾苗抢肥料。后续就不用再施肥了,如果肥施多了就只赶苗这样稻谷也长不好。谢谢!
很多年没种田了,以前在家我们那都是在插秧的前一两天用氮磷钾做底肥,插秧后十多天再放干田里的水几天,禾苗根扎到土上时再放水施点尿素,以后就不用施肥了,田里保持干干湿湿,治虫治病,禾苗出穗时保证田里有点水,后杀一次或两次虫就等待收割了
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稻农朋友们,每年为水稻追施肥料都是以氮,磷,钾为主,一般不会施用水稻生长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和一些菌类肥料。原因很简单,就是想减少生产成本。熟不知,水稻生长除大量元素外,一些中微量元素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提升,起到关键性作用。
氮磷钾我们都知道是水稻必需主要肥料,这其中还包括一些主要的中微量元素,如,被称为水稻的第四大元素,硅,和钙,镁,锌,硼等元素。这些中微量元素中,硅肥的需求量最大,虽然能够通过秸秆还田反补,但是依旧弥补不了水稻植株对硅元素的需求。以上这些中微量元素在水稻高产栽培中起到,举足轻重关键性作用。那么问题来了,中微量元素在水稻生长发育中如此重要,水稻要高产优质就必须解决土壤缺素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土壤缺素问题呢?
其实问题本身还在于我们对于氮磷钾施用这块,由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化农业,我们田间大量施用,氮,磷,钾化肥,而有机肥的施用量逐渐减少,甚至没有。这也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越来越缺乏,不仅严重影响水稻产量,而且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
解决土壤缺素的有效办法,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土壤属性,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以下是几种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
缺锌:碱性土壤易缺锌,碱性土壤PH值大于7,早春[_a***_],磷肥施用量过高,导致诱发缺锌。
缺钙:酸性土壤易缺钙。土壤酸度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钾,镁元素补充过多过含量高易发生缺钙。
缺硅:硅肥的缺乏主要是因为,氮素水平过高,土壤中硅元素被利用的少。
缺镁:土壤缺镁,主要是降雨量多的稻作区域,且土壤含钾量高或施用石灰易引起缺镁。
缺硼:土壤缺硼,多以碱性土壤或施用石灰过量的酸性土壤。
水稻种植最科学的施肥方式就是分段施肥,既***取移栽前施底肥,移栽后追施返青肥、分蘖肥和穗肥的肥料管理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追施一些硅肥以及其他的中微量元素肥料。至于说钾肥,主要还是以底肥和穗肥期施用是比较好的。
1、肥料追施。水稻的生育期较长,从移栽之后开始算大概需要120天以上的时间才会成熟。而且,在这么长的生长期,期间经历的生育阶段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在不同的生育期拐点,来追施相应的肥料以满足其不同生育期对不同养分的需求。
1.1返青肥。返青肥,就是移栽之后最早追施的促进秧苗快速返青、生根的肥料,主要以氮肥为主,建议以硫酸铵类的速效氮肥作为主要的返青肥,肥效反应快、成本低、不会对后期的氮素积累造成不良的影响。
1.2分蘖肥。分蘖肥也是以氮肥为主,通常情况是以尿素作为主要的蘖肥肥料。因为水稻从返青结束之后就已经进入了分蘖的阶段,分蘖期需要持续到7-8叶龄左右。所以,在分蘖期对分蘖肥的肥效持续期有一定的要求。在这样的条件下,硫酸铵之类的速效氮肥就不适合作为返青肥使用了。而尿素施用之后需要经历微生物和土壤脲酶的双重作用之后才能转化成碳酸氢铵被根系吸收。所以,尿素在肥效持续期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一般来说,蘖肥施用的尿素在7-7.5叶期会达到最大的肥效反应。
1.3穗肥。穗肥,就是满足水稻生殖生长期的幼穗分化、花粉母细胞分化以及抽穗、扬花、灌浆等阶段对磷钾元素的需求。一般来说,穗肥主要是以钾肥为主,搭配少量的磷肥。但是,在水稻的生殖生长阶段,还伴随着3-4片功能叶的分化和萌发,也需要一定的氮素供给来满足有限的营养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所以,穗肥主要是以钾肥为主,搭配一定量的尿素, 以及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为辅的肥料施用方式。
1.4硅肥以及其他的中微量元素成分。水稻作为耐重茬的作物,与其他的经济作物相比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很多的稻农朋友对中微量元素都忽略掉了。但是,施用一些中微量元素肥料对于提高水稻的品质、抗逆性也是有着比较积极的作用。从肥料利用率以及成本的角度来讲,建议以叶片喷施的施用方式为主。
2、钾肥。钾是水稻体内仅次于氮元素之外含量最高的元素,参与水稻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与水稻叶片中叶绿体的合成息息相关、还会影响到水稻茎秆的韧性,最重要的是钾肥施用量的高低对水稻的灌浆是否充分也有密切的关系。对于钾肥来说,主要在底肥和穗肥中使用。底肥中的钾肥,作用在于促进水稻的茎秆生长、提高茎秆的韧性以及增加叶片中的叶绿体数量;而穗肥中的钾肥,主要是促进水稻籽粒的灌浆,起到提高结实率、增产、提质的目的。
穗肥,是在生殖生长期施用的肥料。根据水稻n+2的肥效反应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钾肥可以在水稻的倒3叶完全抽出之后施用,来促进水稻的籽粒灌浆。但是,因为其中还涉及到生殖生长期尿素的施用。如果分开使用就会增加种植中的人力劳动工作量。所以,很多时候钾肥和穗肥中的尿素都是共同使用。在施用时间方面可以在水稻的倒3叶露尖时施用。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rivacylawreport.com/news/20198.html发布于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