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旺

苗木种植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树木种类,苗木种植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树木种类呢

小旺 04-27 134
苗木种植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树木种类,苗木种植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树木种类呢摘要: 造林每亩地一般需要多少苗木?哪里可以买得到树苗?造林每亩地一般需要多少苗木?为了让大家更简单地计算出自己一亩地应该种植多少苗,我们给大家做个计算:  一亩地≈666平方米,一平方米...
  1. 造林每亩地一般需要多少苗木?
  2. 哪里可以买得到树苗?

造林每亩一般需要多少苗木

为了让大家更简单地计算自己一亩地应该种植多少苗,我们给大家做个计算:

  一亩地≈666平方米,一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若种植间距为40cmx40cm,则一亩地可以大概可以种植4100株,计算方法:(666x10000)÷(40x40)=4162.5≈4100株;

苗木种植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树木种类,苗木种植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树木种类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若种植间距为50cmx50cm,则一亩地可以大概可以种植2600株,计算方法:(666x10000)÷(50x50)=2664≈2600株。

  如果您种植的间距还要大,您可以套用这个公式来计算一下,只要把中间那个间距改一下就能算出来。

造林每亩地需要多少苗木,因地域、树种、立地条件、经营目的的不同而不同。农户可以参照当地气候、环境、立地条件等因子,选择合适的树种,根据培育目的来确定造林密度。根据苗木的长势树冠的情况确定造林地土壤肥力一般,苗木长势一般树干细树距相对小点,造林地土壤肥沃苗木长势较好树干较粗树冠大树距相对大点。一般南方种植密度比北方密度小。

苗木种植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树木种类,苗木种植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树木种类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些人认为"越密越丰产"、"多种可多得",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造林太密,甚至一亩种300-400株,幼林几个月就郁闭了,由于通风、纳光不良,林木容易发病,同时由于过密,种下的树木不到1年就开始落叶、枯枝,严惩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往往成林不成材,单株材积少,砍伐时产量低。种植太疏,单位面积株数太少,木材产量也低。

造林密度,指单位面积上栽植树木的株数。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郁闭越快;密度越小,郁闭越迟。造林密度关系到群体结构,只有合理的群体结构才能达到造林的目的。

经济林以生产果实为主要目标,要避免树冠相接,一般宜稀。同为用材林,以培育中小径材为目标的人工林宜密,而培育大径材为目标的人工林宜稀。

苗木种植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树木种类,苗木种植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树木种类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工林密度偏大会延迟林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及减少林木的单株结实量。

比如:杉木苗初植密度一般为167株/亩,株行距可为2.0×2.0米。

林业上将每亩造林的株数称之“造林密度”,造林密度是一个变量,并非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数值,会因为地域不同、树种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经营目的不同而不同,大致基本规律如下。

南方地区气候温润。降水充沛,树木生长期长,生长较快,而北方地区温度低,降水少,树木生长期短,生长较慢,因此,相同的树种,越往南,密度越小,越往北,密度相对越大。如广东、广西、贵州的杉木一般造林密度为每亩160株以内,而在安徽、湖北则达到每亩240株左右

速生树种生长快,经营期短,所以速生的树种造林密度都会相对较小,慢生树种生长较慢,经营期长,可以适当密植。如速生的杨树一般每亩55株左右,而马尾松多为每亩333株左右。

立地条件好的地块,树木生长较快,造林密度会较小,而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树木生长慢,造林密度可以适当增大,以充分利用林地***。如皖南肥沃的山地,杉木造林密度一般控制在240株每亩,而皖南的丘陵黄土山岗地会将杉木造林密度增加至每亩333株左右。

经营目的不同,树木的造林密度也不相同。如营造大径材,造林密度会偏小,而经营短伐期工业原料林,密度会较大。典型的皖南杉木大径材造林,每亩密度不超过180株,而短伐期小径材每亩最高达到400株左右。

综上所述,造林每亩地需要多少苗木,因地域、树种、立地条件、经营目的的不同而不同。农户可以参照当地气候、环境、立地条件等因子,选择合适的树种,根据培育目的来确定造林密度。

哪里可以买得到树苗

这个问题方向有些不明确,

第一:哪里都有树苗卖,

第二:你要准备买那种树苗。

第三:你在哪个地区可以咨询当地人告诉你具 体买。

第四:树苗种类诸多,你是要种果实类,还是要种风景类,等等。

第五:我们陕西这边主要是,猕猴桃果树,樱桃树樱花树,雪松,等等。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rivacylawreport.com/news/9379.html发布于 04-27

阅读
分享